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的意义

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“职业体验”是一种有目的、有组织、有计划地与各种职业生活进行关联的活动,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 

1. 可望实现深度学习。对于职业生活的实际状况,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能获得一些相应的感受和理解,但是这些往往是被动感知的,或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的,在广泛性、深刻性和目的性上具有局限。“职业体验”这一活动方式,通过有意识的安排,通过从知识、技能到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层面的充分参与,学生可以多角度对更多不同的职业生活进行了解、分析和评价,进而可以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、能力特长、性格体力情况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,去探索、反省自己的职业志向,去检视自身与职业志向相关的准备状态,去思考实现职业志向可能的路径与策略等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习者“首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,感觉到了自我理智的力量、情感的满足、意志的独立与自由;其次还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与自然、与社会之间内在的(非工具的)、有机的(非机械的)联系” ,得到发展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。


2.侧重发展特定素养。立德树人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使命。职业体验主要对于发展学生的“实践创新”和“健康生活”两方面素养有所贡献。其中,前者通过劳动素养体现出来。研究表明,对个人而言,最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活经验都是自身通过实际劳动体验后产生的。 因此,职业体验机会也是学生参加实际劳动的机会,从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,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、热爱劳动的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,懂得珍惜劳动成果,磨炼意志、激发创造力。后者则通过生涯管理素养体现出来。生涯管理素养是与个体发展自我意识、探索生涯发展机会、进行生涯决策并实施生涯发展行动相关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。 它旨在使学生树立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选择意识,能够做出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决策,同时它强调在各种选择与决策中个体的责任,以及个体在面对自身的发展、转变以及不可预测的挑战时谋求解决策略的灵活性与安全性,从而更好地管理当下的学习和生活,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和有生活品质的人。